近年来,佛堂村围绕“田园水乡、幸福佛堂”的目标,以党建为引领,让干群由“远”变“亲”;以环境为抓手,让风景由“差”变“优”;以发展为关键,让产业由“弱”变“兴”;以三治为基础,让治理由“粗”变“精”;以文明为底色,让乡风由“旧”变“新”,努力让乡村发展有看头、有说头、有玩头,让百姓日子有赚头、有奔头、有盼头。
坚持党建引领,固本强基汇合力。坚持筑堡垒、抓关键,深入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实现党员户挂牌、发放政治生日卡全覆盖,组织召开专题党课、宣讲等 30 场,开展“红色星期六”“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党员志愿活动 38 场次。
坚持生态宜居,环境整治聚众力。围绕“五清一改”的要求,坚持党建堡垒、党员先行、全民参与,在村庄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上功夫。通过召开村情村史挖掘会、村民组整治座谈会,签订整治承诺书、门前“三包”等方式激发环境整治的自觉性,让党员“动”起来,大家“干”起来,新增绿化3000平方米,播散花卉种子100kg,评选镇级“最美庭院”4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13个自然村实现“垃圾不落地”常态化保洁。
坚持产业发展,草莓经济增动力。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集体经济带动模式,利用城边、景边、路边、水边的区位优势,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聚民,提供技术培训助民,建设草莓基地富民,打造绿色品牌惠民,探索数字农业启民等多种途径,促进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目前村草莓种植户有230户,种植面积1000余亩,年产达2000余吨,带动周边群众就业500余人。
坚持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添动力。坚持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以文化人、以治正人、以规约人,建设完成“党建+三治”公园,搭建村民自治平台,落实“四议两公开”,在所有自然村成立了理事会,形成“村党委+村民理事会+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矛盾纠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
坚持乡风文明,美丽乡村有魅力。让文明风尚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宣传、教育、组织、凝聚群众,开展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余次,移风易俗活动20余次,评选市级好人1人,不断挖掘村内“百善”文化,注重发挥党员、好人、新乡贤等正面典型作用,形成崇德向善、共建家园的文明乡风。
下一步,佛堂村将继续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不断以“莓”为题打造产业,以“水”为景塑美环境,以“民”为本造福群众,真正打造“田园水乡、幸福佛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