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党建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推动安徽奋力崛起 ——访’2005中国非公经济发展论坛名誉主任、省长王金山

发布时间:2005-09-28 21:00 作者:admin 浏览:
【字体大小:

由民建中央、国家发改委和安徽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05中国非公经济发
展论坛,将于10月中旬在我省举行。论坛开幕前夕,本报记者专访本届论坛名
誉主任、省长王金山。他表示,这次论坛在安徽举办,对于推动全省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作用。安徽将充分汲取论坛成果,进一步创新理念,
完善政策,拓展空间,实现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新发展,加快安徽奋力崛起进
程。

王金山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允许有限存在,到与公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直至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的论断,历经三个阶段。
伴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体制机制的突破,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
强,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力量。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又出台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36条,这是一个标志性、纲领性文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可以说,无论从政策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看,当前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好时
期,我们应抓住这一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安徽人敢闯敢试、敢为人
先的优良传统,鼓励全民参与,推动全民创业,努力开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
新局面。

王金山介绍,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对
全省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格
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和正在成为我省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
的主力军。2004年,非公经济占全省比重达43%%,比2002年提高7.6个百分点。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近年来非国有投资比重逐步提高,2003年为49.3%%,今年
上半年已上升到62.8%%。但他同时也指出,与全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无论是规模还是素质,都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的思想观念
还要进一步解放,发展环境还要进一步改善,创业动力还要进一步增强。

对于如何加快安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王金山认为,目前要着力三个方
面:一是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安徽人民有勤劳致富的优秀
品质,有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劳务经济迅猛发展,已
形成一大批有一定资本和技能的创业群体,只要加强引导,积极扶持,就一定
能够形成全民创业的生动局面。二是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随
着国际国内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特别是促进中部崛起和我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
施,我们依托沿江通海、居中靠东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产业、综合成本等方
面的比较优势,利用外商投资和省外投资前景广阔。三是推进国有资本产权多
元化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安徽来讲,非公有制经济仅靠民间资
本积累,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紧密结合起来,加
快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支持和促进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重组改
造,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起飞平台。

王金山特别强调,国务院36条出台后,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的着力
点,应该从如何完善制度供给转向如何推进政策执行。就是说,目前非公有制
经济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方面已不存在大的制度性障碍,关键要在提高政
策执行力上做足文章,解决好政策执行“明松暗紧”问题。他说,2003年召开
的全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2004年,又将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36
条出台后,我省也提出相应贯彻措施。应该讲,我们在如何促进公有制经济发
展问题上,基本上是想明白、说明白了,但如何把想明白、说明白的事做明
白,还要下很大功夫。特别是对一些执法部门和公务人员来讲,支持和服务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能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不能充当“叶公好龙”角色,而
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者,为市场主体办实事、解难事,促进我省非公有
制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王金山就如何办好这届论坛,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本届论坛是在国务
院出台实施非公有制经济36条背景下举办的一次盛会,论坛以“新环境、新发
展”为主题,重点就“非公经济发展新环境”、“36条与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非公有制经济与产业转移”、“非公有制经济与中部崛起”、“非公
有制经济与农业产业化”、“非公有制经济与和谐社会良性互动”等重大课题
开展研讨。届时,众多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和知名专家将云集合肥、共商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大计,同时还有400多名企业家应邀来肥,开展项目推介、资本对接
等活动。作为举办方之一,尤其作为东道主,我们将以周密的筹划、细致的工
作、良好的服务积极履行职责,努力使本届论坛办出声势、办出特色、办出成
效,展示安徽开放、发展、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开栏的话

’2005第三届中国非公经济发展论坛,将于10月中旬在我省举行。这是我
省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推动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安徽奋力崛起
必将产生积极作用。为迎接论坛在我省举办,在全社会营造进一步促进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本报从今日起开辟《新环境新发展》专栏,报道各级
政府转变职能,支持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宣传各地把非公经济纳入
总体规划,促进非公企业经营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