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1983年12月出生,2008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县招商局综合招商五分局副局长。从走上招商战线的第一天起,陈卓就立志要干出点成绩。几年来,他吃过苦,受过累,始终不忘的是尽己所能,为广德的发展添砖加瓦,为企业的服务尽职尽责。
在交流中寻找“商机”
行走在开发区的园区道路上,陈卓看着自己招商引资进来的一家家企业在我县的土地上蓬勃发展,他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每个招商干部的背后,都有故事,故事往往是曲折的、感人的,每一个项目的引进,都有着招商干部们鲜为人知的挫折、坎坷和辛酸。
陈卓也是如此,他深知,我县经济是艘大船,项目是大船前进的动力,唯有项目不断聚集,大船才能保持高速前进。招商的第一步,便是要找项目,这对于刚入行的陈卓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怎么办?“我当时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第一步规划——当好‘情报员’,只有不断的收集信息,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为此,陈卓快速“吃透”了负责招商区域的政策,每到一地准确把握招商地的经济发展动态、企业投资方向、产业转移动向,深入了解、分析和研究招商地的经济社会状况,尤其是对当地的重点企业及其主导产品、发展状况、机构设置等情况做到全面了解。
在做到这些的同时,通过与现有的人脉资源进行结合,从交流中获得招商商机。2014年4月,生产包装材料的老钱找陈卓办点事。在聊天中,老钱漫不经心地感叹:“我的货主要供应上海的一家企业,不过这家企业现在想迁出上海,也不知迁到哪儿去,要是迁远了,我的损失就大了”。听到这个消息后,陈卓眼睛一亮,商机呀!第二天陈卓就带队乘车赶赴上海上门拜访。见到企业老板周总,说明来意后,周总笑着说:“你们的消息,可真灵通。实话告诉你,我现在又不准备迁走了。”和周总深入交流后,得知他暂时确实没有迁走的打算,陈卓微笑着对周总说:“广交朋友也是我们招商人的工作任务。我还是很诚挚地邀请你到广德走走看看,考察考察。”回到广德后,陈卓始终和周总保持着联系,每逢节日,都会给他打个电话、发个信息,一来二去,他俩就成了朋友。一年半之后,这家公司因为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准备对外投资扩张,于是毫无悬念的将落户地选择在广德。签约仪式结束后,周总对陈卓说:“兄弟,以后我们可以经常见见面,谈谈心。”去年,这家企业又嫁接了一个60亩的企业,新上了一个投资2亿元的项目,在广德的事业越做越大,越来越红火。
2015年8月,陈卓在山东青岛参加一业务培训。在学习期间和一位外省参训的招商干部聊天,得知有一家台资的新材料企业,因为市场缘故,想将公司总部从辽宁营口迁到南方。得到这一消息后,陈卓立即水陆兼程17小时来到辽宁营口,见到了对方公司的负责人,对方惊讶于陈卓的速度之外,也对陈卓的敬业之情点赞!不久,该公司成功落户广德。
在外出时寻找“合作”
虽说当好“情报员”,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陈卓认为要想让更多的项目来到广德,更应当好“招商员”,把广德特有的优势推荐出去,让更多的企业负责人来到广德考察参观,最后投资落地生产。
有这样的想法,便要付出行动,而这样的行动,往往让陈卓辛苦不已。出差,对招商人来说是家常便饭,一个月几乎有半个月都在出差的路上。陈卓坦言,一般出差的工作节奏都非常快,在招商过程中,他和他的同事们不顾炎夏酷暑,顶着烈日不停拜访,衣服湿透了也顾不上休息一下,每到一个地方,都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拜访更多的企业,工作节奏快得就像打仗一样,每天晚上回到住处,常常是累得不想吃饭。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在跟踪促进上海某公司项目过程中,陈卓锲而不舍、耐心细致的精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2月份,陈卓到上海去拜访这家公司,到了企业,门卫连门都不让进。他只能不停地给负责人打电话,打了十几个电话,才联系上公司的负责人,最后约好第二天上午11点见面。第二天陈卓10点30分就赶到这家公司,可一直到下午1点多钟也没见到人,他只好再次打电话给负责人,得到的回复:“我还以为你早就走了”。而就是这一次,陈卓的精神感染了对方,决定到广德来看一看,参观后就做了投资广德的决定。
近年来,他参与招商的足迹遍及江、浙、沪等多个省市,得到许多有价值的招商信息,一批又一批企业来广德考察。陈卓说,看见客商们纷至沓来,无论是来考察还是来投资,起码是对他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广德的认可。
在服务时坚守“承诺”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这个道理并不深奥,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陈卓之所以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他的责任心与魄力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诚信,他说到做到,用真心帮助客商,用真情温暖客商。从而在众多的客商心目中树立起广德人笃守诚信、一言九鼎的良好形象。
要想客商来,服务是基本功。2016年初,绍兴的某新材料公司准备在我县投资,并希望尽快投产,因为他们刚刚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用于汽车上的材料——隔离膜。由于对方对广德不熟,公司负责人希望陈卓能帮助项目快速落地。速度就是效率,为了当好项目的“服务员”,陈卓立即为这个项目“小跑”起来,从项目书编写,到备案立项,到寻找厂房,再到安装设备,一直到招聘工人,他都全程参与,以最快的速度协助企业,全部过程只花了120多天。当顺利完成一切手续后,公司负责人竖起大拇指对陈卓说:“感谢感谢!真是帮了大忙!”陈卓听到了赞许和感谢,脸上都是欣慰的笑容,他高兴的告诉对方:“应该的,保姆式服务是我们基本的工作要求,如果还有需要,请您开口。”
“服务企业,做‘保姆式’的招商人”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陈卓一直秉承的理念。陈卓说:“其实自己只是一个招商工作者,大家平常都是这样工作的。今后我依旧会不忘初心,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为广德的发展添砖加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