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先进典型
孟影:扎根农村舞台的国家一级演员
发布时间:2019-09-06 作者: 站点管理员 浏览次数:5027 字体 [ ]

00300932244_fa9aa41e.jpg

“你看咱村里不光通水、通车、通电了,厕所也没味了,厨房也通气了,老鼠和苍蝇都没地方去繁殖下一代了……”3月27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会龙镇农民文化广场上,孟影一段《说说咱村新变化》的淮河琴书引来父老乡亲们的阵阵掌声。

 

从8岁开始,孟影随父亲在淮河两岸从一个村唱到另一个村,吃着“百家饭”长大成人,打磨技艺。她靠着精彩表演荣获了各类国家级大奖,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后,仍坚守在农村舞台,用百姓听得懂的琴书说唱新时代,弘扬正能量。

 

  泥土里走出的国家一级演员

 

孟影是阜南县会龙镇芦庄村人,淮河琴书第五代传承人,6岁随父亲学唱琴书,8岁时,开始跟父亲走南闯北。多年来,一路走一路唱,她那清亮的声音,给很多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小时候嗓子就好,我们很喜欢听,现在一说她在哪表演,我们就跑过去听。”在3月27日的表演现场,阜南县会龙镇朱寨村的王大妈,特地跑了十几里路来听孟影唱琴书。

 

唱给百姓听,吃着百家饭,长期的农村演艺经历,让孟影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也深深地明白群众的喜好。

 

12岁时,孟影首次参加阜阳地区少年艺术大赛并荣获第一名;1987年,在阜阳地区曲艺大赛中,刚满16岁的她又获得曲艺表演第一名,并引起了阜南县文化部门的注意。

 

1994年,孟影参加阜南县乡镇企业代表队,到合肥参加安徽省乡镇企业文艺调演,其表演的琴书荣获安徽省文化厅颁发的表演二等奖,同一年,她被特招为阜南县梆剧团演员。

 

孟影开始由一位民间艺人向专业演员转变。进入梆剧团后,她的表演越来越专业。

 

“以前的琴书就是一个人一台戏,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不但要求故事情节曲折,还要求演员吐字清晰,把各个角色演得惟妙惟肖,想要表演好还是非常难的。”1994年进入阜南梆剧团(现阜南县演艺中心)后,剧团的李玉英成为孟影走上专业之路的启蒙老师。

 

此后的2002年,孟影又拜蚌埠的淮河琴书老艺人吴舜英为师,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聪明好学、勤奋刻苦的孟影在琴书表演上渐入佳境,也逐渐打出了淮河琴书的名气。

 

2000年开始,孟影先后多次参加了不同级别、不同规格的艺术大赛,2002年荣获“中国首届职工艺术节(琴书)”表演金奖;2004年9月,其演唱的琴书《一块碎玻璃》荣获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牡丹奖”。

 

“当时这个‘牡丹奖’分量很重,是安徽省唯一的一个。她后来2010年、2016年又两次获得国家级的‘群星奖’,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阜阳市曲协主席张建华介绍说。

 

2016年,孟影被破格评为国家一级职称。

 

  琴书唱给乡亲听

 

多年来,虽然表演越来越专业,琴书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但孟影始终没变的,就是坚持把琴书唱给乡亲们听。

 

今年70岁的庄稼,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剧作家,跟孟影合作已有十多年,2016年孟影获得“群星奖”的作品《轧狗风波》,就是由他创作。

 

“她会跟我讨论,说剧本故事一定要来自群众身边,哪些语言最好用方言,哪个地方要加一些俚语,目的就是能让农村观众更容易接受。”庄稼说。

 

在表演中,孟影坚持用方言乡音演唱,因为这门艺术是淮河岸边土生土长的,也是其为什么被称为“淮河琴书”的原因。

 

“老一辈艺人说,当琴书流传到皖北的淮河两岸时,为适应本地群众需求,融合了地方大鼓、坠子、豫剧、淮词等,来丰富自身唱腔和曲目。”孟影说,淮河琴书的演唱属说唱类,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给人唱故事,说笑话,表达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孟影介绍,《轧狗风波》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讲述了勤劳忠厚的农用车司机马二牛几年间两次轧死官员宠物的不同经历。

 

《轧狗风波》中,马二牛前几年轧死某局长的一只宠物,被迫“赔了现金三千六”。而今年他又轧死了镇党委书记的一条宠物狗,本来以为“两个月跑车又要白贴油”,不曾想,在向书记诚恳致歉后,对方只是用真诚风趣的回答化解了矛盾,并未让他赔钱。

 

“事情虽小,但以小见大,反映了反腐倡廉后干部作风大转变,社会风气大转变。”孟影说,父老乡亲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只有接近他们、熟悉他们、理解他们,才能找出正确答案,艺术的创作才有取之不竭的源泉,也只有与人民群众“不隔语、不隔音、不隔心”,大家才会喜欢,才会捧场。

 

  坚守乡村为“初心”

 

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很高的荣誉,但孟影并没有离开农村,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在农村基层演出,每年平均不少于200场,而每天的演出费用也只有100多元。

 

“去农村,去工地,有时候演出一天三四场,大家都很辛苦,她跟我们一起路上吃泡面,加两根火腿肠都算好的了。”阜南演艺中心经理尹玉说。

 

“作为一位国家一级演员,有着正高职称,还在一个县级剧团坚守一线,每天演出这么辛苦,拿这么少的钱,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庄稼说。

 

为什么孟影没有离开?在采访中,多年来,一直为孟影进行剧本创作的王玉龙道出了原委。

 

“她父亲以前说过,琴书是咱赖以生存的饭碗,饭碗不能丢;乡亲们是养活咱的衣食父母,父母不能忘。”王玉龙曾任阜阳市人民检察院宣传处处长,一直从事曲艺剧本创作,在跟孟影合作中,他为孟影的不忘初心而感动。

 

王玉龙说,虽然一直在农村演出,但孟影向来是“台下将就,台上讲究”,有一次,她拿着一沓剧本到检察院找自己,门卫还以为她是上访的,可一到上台表演,盘头、化妆、搭配衣服,她一样都不会少。

 

近年来,孟影和她的团队坚守基层,创作、演唱了一大批顺应社会发展、讴歌聚焦新时代的琴书作品,其中《买巴掌》《轧狗风波》《红颜知己》《邻里风波》《春到农家》《老姨求情》、《咱们村里喜事多》《说说农村新变化》等,深受农村群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我是赶上了好时代,一个用方言演唱的区域性小曲种能走向全国,一个地方曲艺小演员能走到今天,我真的非常感恩。”孟影说,对于一个基层文艺工作者来说,自己的艺术天地在乡村,舞台在群众身边,懂自己的是身边的父老,捧自己的是广大基层观众,而她也会更加努力,把琴书表演好、传承好。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主办单位:中共广德市委组织部 地址:广德市行政便民中心八楼 皖ICP备09002252号-1
电话:0563-6043167(网站管理)/6022349(组织工作)/6022520(干部工作)/6031366(综合办公室)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